柳学信,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院长,北京市长城学者,工商管理学院财务管理与资本运营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在社会兼任北京新经济组织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中国产业经济研究院副院长、九三学社北京市经济委员会委员等职务。主要研究领域为公司治理、产业组织与政府规制、国有企业治理、城市公用事业改革等,已在《中国工业经济》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50多篇,出版专著2部,合著1部,作为副主编出版专著4部。他是颇有建树的资深学者、专家,是深受学生喜爱的教师,更是踏实谦逊、高瞻远瞩的人生导师。
一位保持热情、坚持本心的学者
谈到求学之路,柳院长饶有兴趣地跟我们分享了他的很多经历,从管理学学士学位到工学硕士学位再到经济学博士学位,期间还有一段短暂的工作经历,这一路以来的求学之路注定不是一帆风顺的,他坦言,也正是这段与工学相关的学习和工作经历,让他能够定量而不只是定性地去看待经管学科的很多问题,给了他后续研究很大的启发。而谈及其中转变的原因,柳院长更多的用到了“兴趣”、“热情”这样的词汇,我想正是因为怀着对学术、对科研强烈的热情和坚定的态度才让他一直以来都能做到不忘本心,坚持不懈吧。
在研究方向上,从国有企业的治理和改革,到而今致力于研究私营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支持政策、企业社会责任等,柳教授谈到这些研究领域都是自己主动的选择,正是从实践出发,通过对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发现了我国国内相关企业存在的问题并加以调研和总结,最终形成报告。“每次完成一个问题的阐述,一个建议的提交,都很有成就感”,看着老师当时脸上洋溢的笑容,我知道这就是作为学者真正的满足感所在吧:看着自己的作品、成果被认可并且有用武之地,足矣。
一位心里始终装着学生的教师
柳教授常说:“再忙,给学生的时间还是要有的”。作为院长,他有很多行政工作;作为学者,他有很多科研项目;但作为老师,他一直坚持给研究生、博士生上课,下学期还要开设本科生的课程。在被问到最喜欢学者、院长、教师等众多身份中的哪一个时,柳教授毫不犹豫的回答:“当然是老师!教书育人是我的本职工作,我很享受给学生上课的过程,它能让我更加了解学生,更加清晰人才培养的方向,通过这学期给你们上课,我就发现,咱们院的学生都很活泼嘛,想法很多,学管理的嘛,就应该这样!”而大家也很喜欢听他讲课,与他交流,有时甚至觉得他很“萌”。面对这样一个对待学生有责任心,有耐心,还可以像朋友一样和我们交谈的老师,我们怎么能不喜爱。
一位拥有“幸福感”的人生导师
虽然工作很繁忙,但是柳老师认为生活和工作是分开的,应该做到劳逸结合,如他所言“一个人的生活质量也正体现了他的个人品质,我们所追求的不应该是短暂性的物质性的东西,而是一种内心的幸福感,这种幸福感不仅体现在工作、家庭上,更重要的是体现在个人追求上。”柳老师鼓励我们在繁重的学习生活之余,也要学会调节压力,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他个人就很喜欢跑步,也经常带着家人一起爬山,以前有时间的时候还会打打游戏,打打球。
在谈到幸福感这一点上,柳老师更是提到要有时刻追问本心的品质,虽然社会上不乏浮躁之风,我们仍要做到不忘初心,不要只顾眼前的个人利益,要看整体长远的规划与发展。不仅如此,找到自己的兴趣点,做自己喜欢并且适合的事也是十分必要的。他更是以研究生择业为例谈到,我们的很多学生毕业以后都想去国有银行工作,但从几年后的发展来看,也不过是个柜员,现在银行业的很多业务都在收缩,我们的视角应该放得更长远些,应该选择一些更有发展前景的行业而不是只盯着眼前的蝇头小利不放,比如现在的物流、电子商务行业,随着互联网的扩展,这些行业的前景还是很可观的。
人生寄语
采访的最后,我们邀请柳院长为年轻人提出几点寄语与希望。首先他看来,年轻人要提高独立思考的能力,这一点在人格培养上是很重要的,他鼓励年轻人要有自己的想法,不要随波逐流,要敢于做一个与别人不一样的人。接下来,柳院长认为我们要注重心理素质的健全和完善,人生不会是一片坦途,要学会勇敢的面对挫折,在困难面前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和压力,只有做到“及时归零”,不断追问自己的本心,才能持续不断的向前走。最后,柳院长希望我们在做事情的态度上,能做到认真踏实,“年轻人嘛,没有资本就是最大的资本,要坚信只要付出就一定会有回报的,只要坚持不懈,有始有终,就一定能收获你想要的生活”。
短短一个小时左右的访谈中,柳院长与我们简单分享了他的人生经历与感悟。简单的交谈下来,我们都觉得柳院长的形象更加立体、更加多面了,同时被他坦率真诚、踏实严谨、独特的个人魅力、超凡的人格品质所吸引和感染,从心底里更加喜爱和崇敬这位老师。
相信柳院长的鼓励和激励能够鞭策我们及时归零、牢记本心,怀着最初的梦想勇敢前行。
首经贸工商管理学院2024年博士研究生复试成绩... |
工商管理学院管理研究工坊 No.88 |
工商管理学院关于在2024级推免生中选拔本硕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