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旅游互联网+研究院” 首家联合研习基地“落户”中科大脑

为顺应旅游与互联网深度融合发展趋势,深化产学研合作,充分发挥海淀城市大脑优势,以创新合力推进海淀旅游跨越式发展,7月18日下午,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旅游互联网+研究院首家联合研习基地在中科大脑正式揭牌成立。

文化和旅游部信息中心副主任、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特聘教授、旅游互联网+研究院院长信宏业,文化和旅游部信息中心数据业务处处长、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旅游互联网+研究院特聘研究员刘艳,海淀区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王森,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教授、旅游互联网+研究院执行院长李云鹏,中科大脑副总裁赵丽丽等领导出席揭牌仪式。

李云鹏为揭牌仪式致辞。他表示,中科大脑研习基地是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旅游互联网+研究院的第一个研习基地,是研究院发展的一个里程碑事件。真心希望在研究院、海淀文旅及中科大脑三方的协同合作下,进一步深化产、学、研合作研究,扎根丰富的行业实践,形成更多智库成果,为未来其他研习基地的成立打造标杆示范。

揭牌仪式结束后,文化和旅游部信息中心副主任、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特聘教授、旅游互联网+研究院院长信宏业等领导一行参观了海淀(中关村科学城)城市大脑展示体验中心,认真听取展厅各演示系统及落地场景的介绍,详细了解海淀城市大脑在城市管理、公共安全、生态环保、城市应急、智慧交通等领域的整体建设布局、成果应用及创新机制,并就智慧数字技术未来在文化旅游领域的应用展开探索交流。

中科大脑副总裁赵丽丽主持座谈会,并围绕公司发展历程、主营业务、科技创新、标杆案例、行业赋能等方面对中科大脑展开介绍。中科大脑咨询顾问就海淀文旅“数字人”的初步规划进行汇报。与会人员针对汇报内容展开深入研讨,并从专业角度对文旅“数字人”的建设核心、应用方向、文化赋能等提出意见建议。

中科大脑CEO李浩浩表示,中科大脑作为中关村科学城国资控股企业,自2018年以来深入支撑海淀城市大脑建设,为海淀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建设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注入强大动能。作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旅游互联网+研究院的第一个研习基地,中科大脑今后将同文旅部和研究院通力合作,充分发挥中科大脑科技赋能产业优势,将海淀的独特文化资源以数字化技术展示出来,推动“文化复活”“历史重现”,积极构建具有海淀特色的文旅“数字人”,为海淀数字文旅产业发展注入新动力,助力海淀文旅大脑建设。

海淀区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王森表示,目前游客对于海淀的文化和旅游有着比较大的市场需求,海淀文旅产业整体呈现全口径、全业态的发展模式,同时具备了往科技旅游方向发展的潜力。在此基础上,海淀文旅依托海淀城市大脑的决策支持及海淀的大数据资源、大模型技术等,积极展开了对文旅大脑建设的探索推进。期待未来能同研究院及中科大脑一起,着力推动形成具备学习能力、能够自主思考、能实现人机交互的创新型海淀文旅“数字人”,逐步推进海淀文旅大脑建设,加速海淀数字文旅产业发展。

文化和旅游部信息中心数据业务处处长、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旅游互联网+研究院特聘研究员刘艳表示,文旅数字人IP打造,可以有助于旅游目的地的宣传,其主要功能是以服务为导向,增强与用户的互动体验。但文旅数字人也存在的问题如同质化、身份定位等问题,建议海淀突出文化内涵,解决服务体验的痛点。

文化和旅游部信息中心副主任、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特聘教授、旅游互联网+研究院院长信宏业表示,海淀作为中国科技发展独具特色的区域,应当充分发挥科技优势,积极成为科技文旅领域的先行者。他指出,文旅大脑是城市大脑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最佳展示手段,而城市大脑是文旅大脑的基础支撑。中科大脑作为海淀城市大脑的建设运营平台公司,有能力为文旅大脑的建设提供基础支撑,并持续实现迭代升级。他强调,未来在文旅大脑和文旅“数字人”的建设过程中,要树立属于海淀的特色IP,根据市场需求持续创新建设模式、技术模式、服务模式和推进模式,做出独特的、鲜活的、有温度的智慧文旅大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