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Version
首页» 科学研究» 师德师风» 张祖群:咸阳原文化地理的本体解构

张祖群:咸阳原文化地理的本体解构

发布时间2015-07-20 03:23:00  

张祖群(博士后,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导)

 

 

   本人以自己博士论文《清代以来咸阳村落的分布变化和社会之考察》(2009年答辩通过)为基础,在该论文研究展望与结论基础上,成功申请2009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咸阳原(关中核心区)文化地理的本体解构:多学科视野的国都、陵墓、聚落文化因子分析”(项目批准号09YJCZH084)。六年多来,限于经费与路途原因,我紧扣当初设想,从历史学、考古学、人类学、民俗学等角度对该区域进行综合研究,应用多种史料,分析了咸阳原的聚落、都城、陵墓文化因子,提取重大历史文化事件,充实性解读了其文化景观内容;赋予该区域从丝绸之路跨国申请世界文化遗产(陕西段)、大遗址的保护与管理、汉文化复兴等方面实践意义。本书稿征求国内知名专家建议时,赵荣教授建议侧重于咸阳原文化地理空间分析,尽量将文化人类学访谈调研和考古学、历史地理学史料结合,进行咸阳原大遗址空间因子分析。

 

1.主要研究成果(不含最终成果)的基本内容、创新性及其转化应用、社会影响;

 

  本研究有如下基本结构:基础部分包括第1章、第2章。第1章介绍古村落对于人类史研究的意义与古村落研究综述,遗址与文化景观研究综述、咸阳原研究综述等;第2章为研究地理背景与研究框架。咸阳原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咸阳原等同五陵原,其变迁是自然环境因素与人文环境因素双重影响的结果,核心为渭水以北,泾河以南的高平之地。

 

  实证部分为第3章、第4章、第5章。第3章咸阳原聚落研究,分别从古都选址、秦都咸阳、从秦都咸阳到汉都长安、不同时间断面咸阳原聚落分布、从“大西安”框架到“西安•咸阳一体化”等方面进行研究。秦都九迁,最后定都咸阳是大区位与小区位选择的双重结果。秦都咸阳有明显的四个兴废时段特征,在空间上表现为明显的城区、郊区、“秦”地域衰减规律,都城可分四区或六区。最为重要的是从渭河北向渭河南功能区扩展,即渭河南北都为历史上秦咸阳营造基础。从秦都咸阳到汉都长安出现重叠,汉以后都城营建都以秦咸阳的渭河以南进行继承与利用,乃至重新开辟。现咸阳与现西安都是关中核心区内都城历史的一部分,两城市具有历史的同一性与继承性。这为分析“大西安”框架与“西安•咸阳一体化”提供了学术基础。

 

  第4章和第5章是咸阳原陵墓研究,探讨了咸阳原与历代帝陵关系,具体研究咸阳原周陵误读原因、西汉帝陵分区与选址、西汉昭穆制度、茂陵个案、阳陵罗经石性质、关中地区中小型墓葬等,最后总述中国古代丧葬。通过毕原对比,咸阳原周陵误读,实际为秦公陵、秦永陵。西汉帝陵分3区,帝陵选址“高敞”符合现代地质地貌学原理,其中汉长安城与咸阳原陵墓区存在“超长建筑基线”可信。汉代咸阳原帝陵区遵循昭穆制度,并剖析了现实昭穆位与理想昭穆位不符合帝陵的社会历史原因。对规模最大的茂陵,探讨了其营造过程及陪葬石刻雕凿艺术特点。通过考古技术复原,阳陵罗经石遗址应该为“渭阳五帝庙”之一,即为“阳陵陵庙”、“德阳宫”。关中地区中小型墓葬各个时期都有,对新石器时代、先秦与秦、汉、十六国时期等典型时期进行考古学探讨,它们呈现秦文化与外来文化交错特征。我国一直有节葬与厚葬两传统,皇家厚葬在汉代达到巅峰。咸阳原民间至今还有传统丧葬习俗遗留。

 

  结论部分包括第6章、第7章。第6章分析咸阳原遗址的破坏与保护,研究咸阳原遗址及价值、历史时期咸阳原遗址破坏与保护、现代咸阳原遗址的破坏与保护、咸阳原遗址的区划控制与反思等。最后一章第7章进行咸阳原文化地理总结研究,探讨了咸阳原居民的“帝陵-古村落”认同,并且对咸阳原遗址进行文化反思,后续研究期望如何“走进历史场景”。

 

  研究应用到的方法:(1)很难界定几种方法具体为哪个学科所有,而应该谈化学科意识,以问题为导向,一定要使学科方法应用最后回到研究问题的现实层面,多种研究方法相结合,进行实例分析。(2)“田野工作参与观察—民族志的方法”是解决一个完整文化单元内现实与历史矛盾的很好的方法、途径。(3)当然并不排除以历史地理学理论与方法为本位学科基础,兼顾人类学、考古学、社会学、地理学、城市规划学、遗产保护学等,特别是大力借鉴人类学方法与流程等。

 

  该研究的特色与创新初步总结如下:①以历史地理学为主导,借鉴其他学科模式与方法,以多种史料对咸阳原一个完整的区域文化单元进行人地关系研究、社会文化变迁研究;②本研究从历史地理学角度对实证案例进行内业、外业两方面的考察,并试图解构咸阳原聚落、都城与陵墓文化因子;③本研究探讨咸阳原地理范围内作为国家核心圈的社会文化,通过聚落、都城、陵墓因子探讨其人地关系与社会文化变迁,最后上升到遗产保护与秦汉文化复兴高度;④本研究试图打破以往个案研究或者纯粹理论研究惯例,形成“对比研究——实地考察——构建理论——验证理论”规范的实证主义研究范式。作为一个“他者”,我选择咸阳原作为研究对象,书写“非我者”的民族志,对我而言,具有极大的挑战,并请学术界同仁与朋友提出批评与修改意见。

 

2.所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等

 

  该研究报告正式三审之后,在科学出版社出版著作《大遗址的文化地理空间分析——以咸阳原为例》(2013年10月第1版)。各个学科均有所长,也有所短,最使我为难的是“不同学科范式的抵牾”。这样从地理学、历史学、考古学、人类学、民俗学等角度对咸阳原进行综合性研究,广辟史源文本,应用多重史料,注重多种方法,分析了咸阳原的聚落、都城、陵墓文化因子,提取重大历史文化事件,充实性解读了其文化景观内容;赋予该区域从丝绸之路跨国申请世界文化遗产(陕西段)、大遗址的保护与管理、大汉文化复兴等方面具有相当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3.研究内容的前沿性和创新性

 

  (1)咸阳原作为演绎汉文化、演绎秦文化、演绎唐文化的重要载体,同时作为一个完整的地域文化单元,具有重要的文化指示意义(CulturalSignificance),后述以聚落进行详细论证。(2)咸阳原(五陵原)范围其实是模糊的,大致范围界定有必要,边缘区村落也应一起研究,便于比较,找出规律。(3)古村落是相对于村落的历史、年龄、文化等而言的,历史上可能只有村落一说,古村落是聚落一种类型。判别与讨论古村落需要借助于现今村落范围(或周边一定紧邻地域)内陵墓、遗址、城邑等,同时与文献、口述史、人类学访谈材料等结合。(4)反思近年来中国学术界对中国黄土地区的历史地理、环境解说、社会经济等研究,本研究以咸阳原上大遗址衍生的都城、陵墓、聚落等文化空间因子为对象,值得提醒我们更应该从环境变迁、文化遗产解说的角度入手,以点带面,深度挖掘中国黄土地区遗址(人类家园)营造的经验与规律,揭示环境变迁中的人地关系与人地作用,以指导现代的社会实践.

 

4.学术价值、应用价值或社会影响等

 

  (1)作为多学科解构一个文化层积复杂的文化地理板块提供了学术典范,即最重要的是提取该文化地理的核心文化因子,逐个进行单一文化因子的分析,然后上升到区域文化整合高度,联系文化地理的遗产保护、遗产破坏、经济社会发展等现实。它为我们这个民族深入理解周秦汉唐文化脉络,理解现代化进程中文物保护与区域发展悖论,解决大遗址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学术标本。对比中国九大古都的文化地理分析,都城、陵墓、聚落等文化空间因子提取可视为一个可取角度。本书适用于文化遗产管理人员、高校与科研机构专业人员及文化遗产爱好者。

 

  (2)《大遗址的文化地理空间分析——以咸阳原为例》为多学科研究提供了一种融通的路径,形成“对比研究——实地考察——构建理论——验证理论”规范的实证主义研究范式。当我们漠视同一个对象,只是局限于单一学科视角时候,你永远只能捡起一块碎玻璃,而且可能扎手,流血。只有综合视角聚焦某一个对象,根植于问题意识,展开多学科的讨论,形成立体的学术图景与辐射力,我们才能在物欲横流、浮躁至今的今天,紧紧抓住我们民族文化的根。本项目报告在国家一级出版社(科学出版社考古分社出版,获得陕西省文物局、陕西省文化遗产研究院出版资助,著名大遗址专家赵荣教授任丛书主编)。

 

  (3)本研究正式出版后收到学术界一致好评,引起强烈反响。

 

  第一,《学习时报》对本项研究进行专门采访。参见张祖群:《民间盗墓行为与遏制——以咸阳原田野为例》,《学习时报》2014年01月27日第A9版:文化教育。

  第二,张祖群副教授受《中国社会科学报》记者对本研究的采访。参见本报记者张清俐:《文化遗产保护具有历史意义的民生工程专家建议设立文物保护补偿机制》,《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3月10日(第569期)。

  第三,获得学术界对本书的交稿评价。例如:韩骥.评《大遗址的文化地理空间分析——以咸阳原为例.中国文物报,2013-5-16(4).吴朋飞.文化遗产综合研究的新视野——评张祖群《大遗址的文化地理空间分析——以咸阳原为例》.美与时代(上),2014,(4):36-37.

  第四,《大遗址的文化地理空间分析——以咸阳原为例》参评2013年度全国文化遗产十佳图书有效候选名单。参见http://www.ccrnews.com.cn/plus/view.php?aid=53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