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Version
首页» 学生之家» 学子风采» 王雪晴

王雪晴

发布时间2016-09-07 11:14:00  

 

忠于理想,不落情怀,生而骄傲

王雪晴,2012级工商管理实验班,大学期间,获得北京市三好学生、国家奖学金、校长奖学金、工商管理学院院长奖章等,共获得国家级奖励3项,省市级5项,校级20余项,并多次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三年前,她用一部微电影填满了整个高三暑假,没来得及想象大学,更没意识去规划四年便匆匆来到这个叫“首经贸 ”的地方,并在一场秋雨中开始了大学生活。接下来就是有些生疏又有些新奇的班级破冰、数着日子盼望结束的军训、第一节的大学课程,还有后来的社团面试、学生会生活、主持演讲、学术竞赛,等等等等。三年多过去,所有这些经历或出彩,或出糗,但都让她的大学充满味道、活色生香。

最充实深刻的过往

如果去形容这三年多的时间,大一到大二上学期于她来说就像是一杯加了几片柠檬的白开水,大部分时间平淡简单,偶尔的一丝酸甜也算是大一小小的波澜,比如单纯的因为喜欢去参加北京市高校联合演讲比赛,比如为了办好大学生分享会把流程想了一遍又一遍,这些波澜就像绿色的原野上开放的几朵小花,虽然不多,但也足以芬芳整个世界。大二下学期到大三上学期则像是第一次喝啤酒,带着好奇与期待,却尝到难喝至极的苦涩。这一年像是一个低谷,因为有了太多的期待,所以也“收获”了不少的失落。但也正是这段时间,让她学会接受失败,学会别那么功利的去追求一些东西,以为拿个奖就能怎样怎样,更别把别人的得到就看作是自己的失去。单纯依靠奖项来评价自己,无用而可悲。而大三下学期到现在,她更愿称它为麦斯威尔原味咖啡,因为多了一份接受失败的准备,所以在付出的同时也少了一份功利,感觉疲惫与苦涩,但也为最后的小小惊喜而回味出一丝奋斗的甘甜。就是在这段时间,她拿到了北京市三好学生证书,收获了三个国家级奖项、三个北京市奖项、十个校级奖项,还拿到了国家奖学金、校长奖学金、三菱东京奖学金,戴上了院长奖章,以年级第一的成绩保送至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攻读硕士研究生。而比这些更重要的是,当她不再那么功利,只是抱着尽力完成一件事情的想法去努力时,有些以前一直渴望的东西也就自然而然的来了。走过大学的四分之三,那些上过的课程、参与的比赛、做过的主持,似乎都像是一个个媒介,为她送来大学曾经最渴望的礼物。

最立体真实的成长

她喜欢坐在第一排听课,那种不需要穿过一排排后脑勺听老师讲课、看PPT的感觉就像是呼吸新鲜空气一样舒服自在。很庆幸,在大学里,在世界观、价值观慢慢形成的时间里,她从很多老师那里了解到方方面面的知识,听到了各种各样的观点,让她慢慢地脱离对很多问题浅显的认知,让她明白这是一个充斥着各种声音的世界,总会有不同的观点出现,总要学会聆听不同的声音并坚持自己的观点,更让她懂得做人要有“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的诚意正心。这些收获有的关乎专业知识,有的则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她看待问题的方式,润物细无声。

而大学,除了知识的学习与思维方式的培养,带给她最大的收获就是“让我认识我,让我成为我,更让我接受我”,让她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这句话里没有太多“相信命中注明”的成分,而是包含了自己敢于并能够做出选择的能力,包括对选择之后所发生的结果的接受,对待结果的态度,以及又以怎样的状态去期许未来,去拥抱明天。踏入大学校门的那一刻,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就已经是成年人了,也就应该为自己独立做出选择并为之承担责任了。她很庆幸在大学里遇到了很多让自己选择的机会,小到学生会的竞选,大到毕业出路的规划,这样的选择给了她一种成长立体可感的感觉。而在众多的选择中,有正确的,也有失败的。碰到失败,一开始会很怀疑当初的努力有什么用,或许在以后的某个时刻,生活真的会出现理想中厚积薄发的感人场面,但更大的可能是那些努力一直都没什么用,它的存在或许只是想告诉你,别总觉得你一定会赢,更别总去追求你一定要赢。人们的确总会记住第一名的名字,但第二名的人生又岂是别人的几句评价或一个奖项可以决定的。我们肯定会经历失败,但我们更应该淡定从容的接受失败,然后去享受第二天的阳光,去经历更多的事情,不为成败,只为青春美好,只有一次。

访谈至此,白开水也喝了,咖啡也尝了,庆幸这一路的五味杂陈,感谢这三载的人事邂逅。明天,她会继续带一把雨伞前行,不惧风雨,更贪恋阳光;珍藏过去,更拥抱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