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金台沙龙之收藏与艺术品鉴赏系列讲座第四期在4号楼成功举行,主讲嘉宾孟晓云女士通过分享跨界油画创作感悟及作品展示为大家带来了一场主题为“梦的颜色-遇到一个新鲜的自己”的精彩沙龙,MBA教育中心主任徐炜及刘英骥、庞志平、张希昌等多位嘉宾与18级、19级MBA学员共同参加活动。本期沙龙由张东声主持。 孟老师评价自己是一个“讷于言而敏于行”的人,追求“不在于拥有什么,而在于做出什么”的价值观。将自己从一个记者、作家转向画者的心路历程向大家娓娓道来:源于幼年对绘画的热爱,从事新闻记者生涯中,孟老师总会去采访一些著名画家,在得到写实派油画领军人物艾轩的鼓励后,更加坚定了学习油画的信心。又由于长期积累的新闻工作经验和形成的敏锐洞察力,其创作油画的选材多关注弱势群体、聚焦社会热点,人民日报社上海分社副社长李泓冰评价她的作品是“有温度的”,直击人的心灵。
随后,孟老师讲述了自己从感兴趣到看画展激发创作灵感,先临摹大师的作品,再自由创作表达思想,这一过程经历了“守、破、离”三字真谛:“守”即学习基础的知识和规矩、“破”即突破自己不拘泥临摹已有作品、“离”即自由发挥表达思想情感游刃有余。
同时,孟老师以作品为例分享了自己创作过程,并总结自己的绘画心得,鼓励在座同学只要有兴趣就执着地去追求,坚持到极致就会发现新的自己,开始-什么时候都不算晚。《白血病女孩的芭蕾》呈现出病情沉重与内心阳光的强烈反差带给人灵魂的触动;《离别》等一系列留守儿童主题作品将孩子们内心的无奈和丰富的面部表情展现得淋漓尽致;红色题材作品《红军幼儿园的孩子们》背后是孟老师用了数月时间去调查这些孩子的过去现在、家庭背景,每个孩子都有一个故事,这不仅仅是一幅薄薄的画作,更是承载了一代人生离死别的厚重历史;近期作品《长发妹》开启了孟老师创作的新篇章。
互动环节,对于学员提到的“艺术源于生活,要如何使之高于生活”的问题,孟老师为其解释,“艺术创作过程要融入自己的感情和对美的理解,不必完全写实,有感而发就是艺术,创作出来的作品必然高于生活”。
临近沙龙尾声,嘉宾纷纷有所感慨。张东声谈道,“MBA学员要从商科的角度来思考,建立文化自信,以艺术为抓手,可以碰撞出很多商机,希望大家多挖掘,像孟老师那样将学业和爱好结合发扬光大”;刘英骥感慨道,“孟老师的作品直击内心,激发了自己虽已退休但仍要做些事的强烈动力,社会上还有很多不完美的地方,我们要用自己的行动使这个世界变得更好。孟老师总结的三字真谛很有哲理,同样适用于管理学,适用于企业,这种规律和商道有异曲同工之妙。”
最后,徐炜主任在表达了对文化和艺术的崇敬,对孟老师带来精彩分享表示感谢的同时,指出孟老师的工作成就和艺术追求让人很受启发,中心历来重视对MBA学员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希望所有学员学习孟老师这种精益求精、打磨画作的执着精神,提升艺术修养,提高文化品位,丰富自己的人生。至此,本期沙龙在大家与孟晓云老师的合影留念中落下帷幕。
首经贸工商管理学院2024年博士研究生复试成绩... |
工商管理学院管理研究工坊 No.88 |
工商管理学院关于在2024级推免生中选拔本硕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