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5日下午,扫码支付方式对消费者产品评价的影响专题讲座在华侨学院C117教室顺利举行。本次讲座邀请到工商管理学院硕士生导师王紫薇老师,工商管理学院部分硕士研究生参与了本次讲座。
讲座以《“我扫你”还是“你扫我”?——扫码支付方式对消费者产品评价的影响》一文为例,对扫码支付方式进行了探讨,并研究其对消费者产品评价的影响关系。

首先,王紫薇指出“你扫我”还是“我扫你”是生活中常见的问题,不同支付方式会影响支付主体的心理和情感体验,进而影响后续态度和行为,比较这两种最常见的支付方式由此提出研究问题。随着全球移动市场发展迅速,中国移动支付率高达86%,而在所有移动支付方式中,扫码支付是消费者最青睐的支付方式。然而关于支付方式的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现金与卡片(银行卡、贷记卡)支付的对比,新的移动支付方式的研究较少、从消费者的角度进行的研究较少,且主要集中在消费者采纳领域,对扫码支付的研究更为鲜见。
然后,王紫薇谈到使用卡片支付的消费者会比使用现金支付的消费者拥有更高的支付意愿,而移动支付更能够提升支付意愿。而“我扫你”更具有自主性,自主性是指个体能够自由地作出选择和采取行动的程度,高自主性代表着个体对自己的行为具有控制感,根据自我意志或感受行事而不受外在因素影响。高自主性能够带来更加积极地产品评价,对自身行为带来的结果进行正向夸大可促进正面自我归因,减弱认知失调。高自主性还可在产品表现出瑕疵时提高消费者的评价,作出不良选择后,个体会对选择所得产生更高的价值感知,设置更高的意愿出售价格。
最后,王紫薇谈及引例文章的贡献,本文关注新型支付方式,对移动支付领域的文献形成了有效的补充和延展。在此之中引入了自主性感知来解释扫码支付方式的影响,加深了对扫码支付方式影响的理解,同时拓展了自主性感知的可作用范围,为现有文献增加了新的视角。规范了扫码支付方式的作用边界,构建了一个较为完整的作用框架。在实践层面能够协助消费者进行更有效的消费控制,帮助企业进行更明智的支付设置。然而,辩证的看待问题也可以发现文章的一些局限性。文章在研究过程中将两种扫码支付方式看做两个行为整体进行比较,但其在操作规范和细节上存在诸多不同,未来应对支付步骤进行更为细化的分解和更严格的控制。
本次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走入尾声,王紫薇借此机会呼吁学者们更多的关注移动支付领域,以填补该领域内理论与实践方面的巨大断层,在场各位受益良多。
| 首经贸工商管理学院2024年博士研究生复试成绩... |
| 工商管理学院管理研究工坊 No.88 |
| 工商管理学院关于在2024级推免生中选拔本硕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