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中午,我院在学院会议室D201举办了首次“学术新星工作坊”学术交流分享会议。会议旨在营造浓厚学术氛围,打造博士研究所生之间分享科研思路、进展与经验的学术空间,通过老师的指导与同学间的交流,帮助博士研究生提高科研水平。本次会议由黄苏萍教授主持,李云鹏教授、王凯副教授和王珊珊等老师及学院全体2020级博士研究生参与此次午餐会。
会议开始,黄苏萍提出了举办“学术新星工作坊”的目的和意义。她指出,博士研究生要将自己看作是一名科研工作者,而不仅仅是一名学生。博士研究生的成长除了要依靠学校提供的学术氛围之外,还需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实现。
随后,唐晓萌、宋潇潇两位博士研究生依次分享了自己当前的科研状态和研究进程。
首先,唐晓萌对自己在“国有企业所有制改革对ESG影响”方面的研究进行展示。该研究主要运用了信号传递理论、合法性理论和声誉理论三个主要的理论。针对唐晓萌的分享,黄苏萍认为,做研究需要明确该研究想要解决的问题以及操作过程中的难点,对于该领域的核心文献要做到了如指掌。王凯肯定了该研究的创新性,提出关于文章框架需要改进的建议,强调研究主线的重要性,建议多读论文,从论文中学习别人的论证方法。李云鹏强调理论和现实的联系,希望能够明确研究是否能投射到某个具体的企业或行业中。王珊珊也强调了文献阅读的重要性,建议从以往的文献中找到新的创新点。
接着,宋潇潇分享“房价变动对居民旅游消费的影响研究”中的研究计划。她从现实中有趣的现象入手,来检验房价变动是否影响旅游消费及其影响机制。针对宋潇潇的分享,李云鹏肯定其跨学科研究的重要性,但也在变量选择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猜想和疑惑,最后给出相关建议。王凯认为跨专业融合既有实践意义,又有理论意义,在之后的研究中,可以考虑如何通过实证设计来识别机制。王珊珊肯定了其对文献掌握的程度以及在话题选择方面的优势,但提出希望能够把握好关键变量。黄苏萍提出,撰写学术论文的研究思想各有来源,可以来自实践,也可以来自文献阅读,但都需要明确理论贡献和创新点。
与会的其他博士研究生们也针对两篇论文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相关建议。
至此,本次交流分享会圆满结束。相信博士研究生们通过分享,不仅能够捋清自己的研究思路,而且明确自己的研究方向。通过听取老师和同学们的建议,认识到自己研究的优势和不足,从而有利于后续学术研究的顺利进行。
首经贸工商管理学院2024年博士研究生复试成绩... |
工商管理学院管理研究工坊 No.88 |
工商管理学院关于在2024级推免生中选拔本硕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