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Version
首页» 新闻中心» 新闻动态» “企业机遇决策理论与方法研究” 课题组召开研讨会

“企业机遇决策理论与方法研究” 课题组召开研讨会

发布时间2006-10-09 12:00:00  

927,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课题“企业机遇决策理论与方法研究”课题组在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东校区1号楼205教室召开了第二次研讨会,出席这次研讨会的有黄津孚教授、张梦霞教授、张学平副教授以及博士研究生解进强、龙腾、韩福明等共计15人。

课题组负责人黄津孚教授首先以《机遇和机会的语义学比较与经营决策》为题作了主题报告。他以实证研究法-问卷调查结果为基础,从汉语语义角度分析了机会与机遇的联系与区别。其结论是:二者属于同一个范畴,都与社会主体面临的形势有关,是对目标有利的时空点,具有偶发性。机会与机遇尽管有一定的交叉,然而机遇出现的条件比机会更加严格苛刻。机遇是有利程度更高、利用价值更大的机会。接着他进一步阐述了怎样从机会里把握机遇,以及如何营造机遇的管理策略,该报告充分体现了黄津孚教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贯学风。

张学平副教授就“投资机遇管理研究”作了报告。她首先指出投资机遇管理是从操作层面对机遇管理进行的研究,将捕捉机遇的载体看作是一个项目。报告将这种机遇的演变过程分成了三个阶段,从机遇的信号采集开始,将机遇的不断变化发展视为一个感知过程,分析可能的机遇,进行估量。在不断的采集信号的过程中将这种估量进行分级。演变过程的三个阶段对应三种报告,即预报告、分析报告、对应报告。最后张老师还对机遇管理研究的工具和方法进行了分析。

博士研究生解进强报告的题目是“机遇决策行为研究”。他指出机遇决策行为就是决策主体在认知、评价机遇的基础上所做出的决策行为,其目标在于认清内、外部环境对企业发展的全面价值关系,并将其转变为实践观念,以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实践目标、计划、方案、操作步骤等等。机遇决策自身具有较强的时间约束性,而且影响机遇决策行为的因素比较多,因而,机遇决策行为更多的属于一种被西蒙称之为“刺激―反应型”的决策模式。

博士研究生龙腾报告的题目是“机遇与信息管理”。他首先就国内外机遇管理的文献研究作了回顾。通过阐述信息形式的主观性和信息与机遇本身的共性,他大胆提出了一个假设――机遇是一种高端信息,即机遇管理是一种高端信息管理。此外,他还提出了一种新的机遇评价公式:M=G.*R.*FM表示耦合度 G表示目标矢量 R表示资源 F表示能力矢量 其中M越高表明机遇就越多。R作为资源,可应用信息系统进行处理。

随后,课题组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张梦霞教授、韩福明副教授等发表了自己的观点,研讨会充满学术民主气氛,研究生们一致反映收获很大。

最后,黄津孚教授充分肯定了项目组成员现阶段的研究成果,并初步确定了召开下次研讨会的时间以及发言人。

 

                                  (解进强、秦璇、温晋、焦洋整理)

                                                     2006.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