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履不停,实体行业的坚守者
——记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7级校友,北京中科创星军民融合组组长李广博
初见李广博是在一间咖啡馆,很不凑巧当天的天气非常糟糕,去的路上还在担心这样的天气是否会给受访者带来困扰,结果他却先到约定的地方,还热情地点好了温暖的咖啡,距离感一下就被拉近了,接下去的采访就变得顺理成章,像故事般娓娓道来。
择一事,终一事
李广博出生于1982年,本科有着理工科背景的他,凭着对经管学科的热情,研究生就读于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企业管理专业,师从博士生导师邹昭晞教授。
正是在学习中与导师做横向课题的契机,他在毕业后得以进入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接触到了军工行业及其包含的各个方面。从企业投资方案设计开始,主要为信息化城市建设中如何与企业的联结,将信息技术运用到城市发展中,提升城市的发展效率。在这份工作中,他学习到方方面面的知识。后来到北京航天长峰股份有限公司担任并购主管,从此开始进行与民品有关的实业投资。
十年从业,投资过大大小小几千家企业,并且成功地帮助部分公司实现上市,“这也算是我这个职业为国家做的一点贡献”。谈到我国的实体行业,李广博说,“我们必须要承认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这种差距可能要几十年的时间不断追赶,我所做的产业投资,正是在帮助那些小微企业能够潜心研究和生产,以便于增强我国制造业的实力”。
互联网行业的发展,让一批又一批的青年争先恐后地进入互联网大厂,有的过着996的生活,有的去做自媒体。在李广博看来,这种现象应当进行纠正,“希望有更多的青年能够学好像数学、物理、化学这样的基础学科,投身到制造业,制造业需要有技术的高质量人才。例如高级焊接工人、产品设计等,都需要大量的人才。”他认为互联网的红利期已经过了,未来国家一定会大力发展制造业和实业企业,“像美国、德国这种发达国家的制造业都很强,而中国因为知识产权的限制,还受制于发达国家,更应该大力发展制造业和高科技企业。”
“光靠华为一家企业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更多的高科技企业和制造型企业,而这种企业的发展是需要十几甚至几十年的时间”,“国家的大基金也在投资,但是基本是要到形成一定规模的时候,那些中小企业的前期发展是需要靠我们这些小基金支持它的孵化和发展”。
步履不停,永远在路上
理想的职业不一定是最后从事的职业,在漫长的岁月里,人们会遇到太多的可能,但前路在再崎岖,只要走的方向正确,步履不停,都比站在原地更接近幸福。
李广博的老家是河北邯郸,一个小城市。大学毕业后,他就来到了北京,在北京安达维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任质量工程师,主要修飞机仪表。当时,他最想要的就是能把户口落在北京。因此,为了增加落户机会,他放弃了当时还算高薪的工作,继续考研深造,到首经贸就读。研究生期间,由于他的工作经历,邹老师安排他一起做了很多的横向和纵向课题,锻炼了很多的能力。
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他却一个人做五个人的活儿。“当时我就换一种心态,我干得多我就能学着东西。在航天二院的那四五年,几个人中,就属我对二院最为熟悉,对供电体系、军品相关的情况都非常了解,以至于当时的董事长的稿子都让我写。”这是李广博工作困难时的经历,也给了他更多的思考和转变的心态。
“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心态,有时候换种方式可能会离目标更近”,李广博说航天二院的工作让他当时对未来的职业生涯产生了迷茫的感觉,所以后来到了长峰股份,相比于体制内的工作,这份工作能够更好地实现他的职业抱负,而且也是和之前做着一样的事情,只是从为企业发展转变为用整个基金支持其他企业发展,继续为制造业发展做贡献。
“离开上一家公司之前,我为所有的团队成员都安排好了工作,向老板交代好了所有的工作”。李广博带着坚定的语气,为浮躁的社会和青年指出一条最直接的提升自己的路径——用心做事,以诚待人。
谈到对学弟学妹的建议,李广博说:“找到自己的优势点,即使现在所学的专业不是自己感兴趣的,未来也会有很大的变化,要主动学习,认可自己的工作,关注一两个新兴的领域,不断深入了解”。
“找到自己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在此过程中为国家能做出一点贡献”,李广博认为一个人要有家国情怀,在不断学习中强化自己的能力,用自己的能力做好本职工作,努力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
(采写:工商管理学院2020级学生钱玲玲;采访时间:2021年10月6日)
首经贸工商管理学院2024年博士研究生复试成绩... |
工商管理学院管理研究工坊 No.88 |
工商管理学院关于在2024级推免生中选拔本硕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