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党建风采 - 师德师风

师德师风

晏丽:做有态度的学者,有温度的教育者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多次看望慰问广大教师,就教师队伍建设、师德建设发表重要讲话,对广大教师寄予殷切希望,对教师师德建设提出了做“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和“四个相统一”的要求。为把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特别是教师工作的重要论述引向深入,认真使用《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领会精髓要义,激发内生动力,引导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坚守立德树人使命,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即日起,学院开设【师德师风】专栏,从不同角度,深入挖掘宣传优秀教师典型,讲身边榜样故事,生动展示学院教师阳光美丽、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良好形象。

  今天,推出“做有态度的学者,有温度的教育者”——晏丽讲师教书育人的故事

  晏丽博士,现为市场营销与旅游管理系讲师,讲授本科生《市场营销学》《消费者行为学》,研究生《营销文献阅读》等课程。主要研究方向为消费者行为,目前研究涉及可持续消费行为,亲社会行为,情感与消费决策,以及服务营销。论文发表在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UTD24), Journal of Marketing (UTD24), 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FT50)等国际顶级期刊上。晏老师2019年博士毕业于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毕业后就职于悉尼科技大学。2020年加入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曾获得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科研提升奖、悉尼科技大学优秀教学奖、莫纳什大学优秀教学奖等奖项。

No.1  跨界让思维更开阔

  进入学术工作之前,晏丽曾在北京奔驰汽车有限公司工作6年,先后担任中层技术管理和高层行政管理工作。“跨界”的转变积累了更丰富的经验,亲身感受到技术革新和管理创新对企业的重要性。她认为,不管是之前在工作中还是现在的学术领域,使她在不同的位置上都能够得心应手的关键一点不是知识本身,而是不断学习的能力和批判性思维方式。挑战现有的,才会有新的。

  晏丽在企业工作期间曾经负责的一项数字化管理创新项目获得了2009年北京市企业管理创新成果二等奖,“这个项目的创新想法得益于我在清华大学在职学习期间老师给我们讲的前沿理论和发展,拓展了我的视野、思维和想法,才能够破陈出新”。从事学术科研工作之后,结合对企业实践的了解,她认为好的学术研究成果可以直接或间接为企业和社会创造价值,包括提供新想法,新思路和新的解决方案,并为企业和社会培养所需的创新型人才。

  坚持终身学习,持续的自我批判和改进是晏丽始终强调的一点。“无论是否发表,科研人都不应该停留在自己已有的成果上,唯有在持续的自我反思的过程中才能有新的成果。在当今社会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环境加速变化,新知识不断涌现,科研工作者更是要跟紧时代的步伐,不断地学习新的知识,才能不被时代抛下。”

  No.2  追求真理,服务社会

  “科研的目的就是追求真理和知识,服务社会和人类的发展。”晏丽认为,一方面,好的科研成果是创新之源,可以转化为社会生产力,提高企业效益。另一方面,教学和科研相结合可以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创新型人才。加入首经贸的一年中,她先后在营销领域顶级期刊UTD24期刊上发表了两篇论文,同时获得主持一项国家自科面上项目。这些成绩其实并不是短短一年内努力出来的,而是经过多年的努力和积累,经过多次失败,不忘初心,坚持下来的结果。很多时候,做科研并不是有付出就有结果,但是不付出肯定没有结果。“我在科研过程中,经历失败的次数是远远多于成功的次数,可是这就是做好科研的必经之路。做好科研不仅需要有吃苦的精神,还需要有克服困难、不怕失败的决心、恒心和毅力。具备这些科研精神的同时,更需要树立正确的科研观,选择社会关注的问题去研究,才能做出对社会有意义的研究”,晏丽如是说到。

  所谓“穷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践其实。”她认为科学研究既要追求知识和真理,也要服务社会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因此,目前晏丽的研究主要围绕国家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开展。例如,从消费者角度,去研究如何促进消费者的绿色环保行为,减少日常的资源浪费,从而提高个体为国家绿色发展目标做出贡献。还有从企业角度,企业为达到碳中和碳达峰的目标,采取什么样的干预措施会更有效。

  

No.3  有态度的学者

  

  结合自身经历,晏丽将科研工作总结为“6C”要素。

  第一,curiosity,首先是要对自己的研究方向感兴趣,有好奇心,好奇心产生驱动力;

  第二,courage,要有勇气,有勇气挑战现有权威,有勇气面对失败或者不同的声音;

  第三,challenge,无疑科研的过程中处处皆有挑战,要用兴趣和勇气去迎接并做好应对挑战的决心;

  第四,concentration,做科研是需要专注的,专注于研究并能深究,耐得住寂寞去探索新的知识;

  第五,continuance,唯有持续的学习才能在科技发展如此之快的当下站稳脚跟,要把做学术想象成为一个跑马拉松的过程,要有耐力和毅力坚持不懈,永不放弃,才有成功的希望;

  第六,confidence,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一定要有积极向上的乐观态度,自我坚信,相信自己。

  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晏丽认为首先要强调的是科研道德。任何一项研究的第一步就是追求道德上的许可。其次,科研工作者要坚守住自己的立场。科研是知识积累的过程,同时更是创新的过程。创新的过程中很有可能会与外界的观点不一致,这是很正常的,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一定不要放弃自己的想法。她认为,不要为了发表而发表。于她而言,做科研是为了追求真理,倘若一味的为了外在的事情去进行研究,无疑是对本身热爱的一种消耗。

No.4  有温度的教育者

  大学毕业后在企业工作期间,她发现大学时期老师传授的软性技能,例如终身学习能力、成长型思维以及批判性思辨能力等对于自己的职业发展的成功起到了重要作用。正是因为感受过老师的榜样和引导作用,晏丽在企业工作数年后决心继续深造读博,以成为一名启迪思维的教育者、研有所用的学者为目标。

 “在保持内在驱动力的同时不会被过度消耗,才能够有持续的产出”。通过阅读以及一些专业的学术训练,去挖掘学生内心真正喜欢的东西。另外她认为最重要的一点是培养学术规范性以及科研的思维方式。“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她认为培养学生的最终目的是在离开导师之后,学生可以独立自己去做研究,有能力自己去探索,去学习。”

  关于如何将科研融入到立德树人的过程,晏丽将这个过程总结为两个方面。

  首先,要以高站位的科研导向培养家国情怀。通过专业知识和课程思政的有机结合,利用课堂这个主渠道让学生深刻领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人生观,引导学生“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

  第二,用追求真理的科研精神和热爱学生的态度,在课堂上影响并引导学生热爱学习,勇于探索,敢于提问,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塑造成长型思维方式和创造能力。通过这样的道德引导和素质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科研对人才培养的贡献率,促进科研与教学良性互动,从而达到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相辅相成,育人和育己共同进步。

 “以德为基础,以质量为标准,以创新为基石,以科学为导向,以实际问题为动力,以服务社会为终极目标”,晏丽认为这是对科研工作者的内在要求。“做为一名老师,应该是一个有态度的教学者、有深度的研究者,和有温度的育人者”,这是她对自己的要求。“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我将继续追求直理和知识,将自己的科研立足本土,把文章写在祖国大地上,为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将积极践行立德树人的使命,不忘初心,为人师表,努力为学校和学院的建设和发展添砖加瓦,实现个人与集体的协同并进、共兴共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