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沃土育桃李,实践反哺守初心
——记首都经济贸易大学1978级校友温宏建
【校友简介】
温宏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1978级工业经济系校友,1982年毕业后留校任教。主要教研领域是市场营销学、管理学,目前教授工商管理学院《企业伦理》课程。因其有多年到法国留学的经历,所以对于法国经济也有较深入的研究。此外,温宏建曾在多个企业任职,对于企业管理与实际操作有十分深入的研究。在新天利VCD担任职务期间,见证了企业的兴衰。
坚守教育事业的温宏建老师亲切随和,在访谈的过程中将自己一路走来的经验与感悟娓娓道来。他坚守课堂四十余载,用深刻的见识和广博的知识,培养起一代又一代的学生,向社会的各个领域输送人才。“教书育人”四字,承载了温宏建饱含深情的初心与守望。
求学岁月——坚韧奋斗,热情洋溢
第一次见到温宏建老师,精神矍铄、神采奕奕,开始便分享了自己的求学经历。1955年出生的他受文化大革命的影响在小学四年级就不再上学。辍学后开始学农,于1970年进入部队,五年后开始做工人。终于在1978年开始恢复高考,也正是在1978年,温宏建初次踏入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的大门,进入了7811班,工业经济系企业管理班这个大家庭。
温宏建以“自虐式学习”来形容当时的学习状态,不止是自己,整个班级都是如此。他们倍加珍惜学习的机会,使自己永远处于学习的状态。温宏建回忆道,早上起床后到处都是背单词的同学,阅览室里永远坐满了人。正所谓“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他们成功将书本所学转化为专业能力,为后续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谈及课余生活,温宏建自豪满满,排球、足球、话剧……大家兴趣广泛,全面发展。热爱也造就了卓越,7811班同学曾代表代表学校参加北京高校的校际联赛,在北京市高校排球联赛中获得冠军,在北京市高校足球联赛中取得第三名的好成绩。温宏建可谓是一位热情洋溢的戏迷,为了看人艺的话剧,一早就去排队买票,后来成功把英若诚和于是之先生请到了班里,也正是这种敢于尝试的精神为他的课余生活增色不少。
留校任教——“也许不是最好的选择,但是我喜欢”
大学毕业后,7811 班的同学有到国家机关工作的,有去工厂企业打拼的,而温宏建选择了留校任教。他做出这个选择受到了两个人的影响:一位是他当兵时的政委,不同于那个年代讲话套用固定程式,政委在讲话时常常旁征博引,引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主席等不同人的观点,在他的引导下,温宏建接触了哲学的多元派别、概念和问题,例如经验哲学中的经典问题——“一个针尖上到底能站几个天使”和康德的“二律背反”理论,虽然当时不明所以,但他都印象深刻,后来通过不断求索真正理解其内涵;另一位是河北大学的老师,他所讲的《水浒传》让温宏建听得如痴如醉,“当一个大学老师也挺好的,可以整天看书”。因此在大学毕业后,温宏建主动要求留校,“留校可能并不是最好的选择,但是我喜欢”。之后温宏建出国留学两次,学成归来后还与同学一起创办了企业,从最初营业额不到一百万做到10个亿的规模。尽管如此,温宏建感慨道:“我的母亲在去年因为新冠走的,走之前跟我说,‘你这一生干过这么多事儿,只有当老师适合你’。”这让他坚定地认为,成为一名教育者,才是他最适合的角色。
企业经历——从初创到十亿的实践经历与智慧
温宏建的企业经历充满了挑战和机遇,展示了企业发展的变革与壮大。“我去的时候企业只有二三十人的规模,年营业额不到一百万,离开时已经达到了十个亿。”温宏建这样描述他十年的企业工作成长经历。企业在IT产业创业,当时计算机技术相对滞后,需要面对286、386时代的硬件限制,这推动了他们开发汉字图形显示卡,以满足市场需求。但市场瞬息万变,技术更新速度快,市场竞争激烈,常常影响企业的发展。“技术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不跟上技术进步可能会导致企业的迅速淘汰”,对技术进步和市场需求的深刻理解促使他们主动求变,开始不断寻找新的领域。
温宏建的团队不仅依靠内部研发,还积极寻求外部合作。通过请教专家,包括清华大学的林福宗教授,他们意识到数字化是未来的趋势,这促使他们积极跟进数字技术的发展,取得成功。此外,他们还在国际市场考察,与代理商合作,实现了技术更新和市场扩张的双赢。
企业旅程并非一帆风顺,他们也遇到了许多困难。技术和管理问题是企业发展的两大核心挑战。温宏建回忆起初期,与经销商合作不可靠,因此决定自行建立分公司和仓库,这意味着他们不得不在销售之前承担巨大的费用,这在会计制度上带来了许多问题。然而,通过深入了解交易成本和管理成本之间的关系,他成功解决了这些问题,明白了管理成本和交易成本之间的互相替代性。他的管理哲学逐渐成熟,不再困扰于销售问题,而是致力于管理和创新。
教学与实践——以企业经验塑造卓越导师
“做企业最大的好处是让你直接面对问题,学会解决在书上绝对遇不到的问题。”温宏建的企业经历,尤其是在管理和经营中遇到的挑战,深刻影响了他的教学方式。温宏建的教学风格以实践为基础,课堂上充满了实际应用的案例,深刻理论的讨论。他利用企业中的管理经验,如定价决策、危机管理、处理文化差异,税务问题、企业伦理等,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引导他们通过讨论与思考找到答案,这种互动式的教育方式培养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理论来源于现实,伦理研究的问题就是是非对错。”温宏建教授的企业伦理课程备受学生喜爱,他在课堂上并非一味灌输理论,而是以案例为教材,以动机论和后果论为基础,如消费者保护、腐败问题等,引导学生思考真实世界中的伦理问题,使抽象的理论变得具体生动。
企业经验为温宏建的教学提供了宝贵的实践视角,使他能够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为学生提供有价值的教育。学生不仅仅获得了理论知识,还学会了如何在实际生活和职业中应用这些知识,使他们更好地准备好未来的职业挑战。
温宏建总结自己的经历,当过农民、当过工人、当过兵、当过老师、下过海、出过国,“宽度有了,高度可能还差点”。从青葱学生到走上三尺讲台,这一站就是四十年。这段四十年的历程如悄然的岁月,一路见证了温宏建与学院的相互成长。谈到学院的未来,他抱有殷切期望,期盼工商管理学院的青年教师能够融入企业生态,亲身体验企业的脉络,以更深刻的了解来指导学生。他诚恳告诫学子们,要敢于探索,敢于挑战,在选择未来的方向时,坚守内心的信仰与条件,不忘努力与奋斗。
(采写:工商管理学院;丁琼 朱泽琦 楚圆圆 张可一 潘奕宁 李雨航;
采访时间:2023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