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科学研究 - 学术交流

学术交流

第五届“中国青年管理学者论坛•工商管理论坛”在首经贸召开

     11月24日,第五届“中国青年管理学者论坛·工商管理论坛”在我校召开。此次会议是由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主办,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支持,工商管理学院和会计学院共同承办的高水平学术研讨会。会议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四川大学、浙江大学、山东大学等国内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会议。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副校长陈彦斌、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会长黄速建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1.png

2.png

  第一单元 开幕式

  24日上午,论坛开幕式在我校博学楼学术报告厅准时举行并进行线上直播。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会长黄速建研究员、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副校长陈彦斌教授、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学术院长毛基业教授、北京理工大学管理经济学院院长王兆华教授、中国会计学会教育分会前任会长、南开大学商学院原副院长刘志远教授等应邀参加了开幕式。开幕式由工商管理学院院长柳学信主持。

3.png

  副校长陈彦斌教授在开幕式致辞中介绍了学校的历史沿革与目前在学科科研方面取得的一系列成果,向参加本次会议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以及各位师生表示热烈欢迎,并对参加本届论坛的各位朋友和专家学者表示感谢,同时对论坛的举办表示诚挚祝贺。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会长黄速建在致辞中指出企业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研究话题,也希望青年学者能产出更多高质量的学术成果。

4.png

  第二单元 主题报告

  大会第二单元主题报告环节分为两半场,上半场由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会计学院党委书记许江波主持,下半场由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会计学院院长于鹏主持。

5.png

6.png

  主题报告第一篇,由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院长王兆华教授分享《双碳目标下我国重点领域电能替代情景模拟和实现路径》。王兆华对“碳中和”背景下的电能替代发展现状、电能替代的建模思路与模型框架、重点领域电能替代的情景设计与仿真推演分别进行了系统讲解。首先,就“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性、困难性进行了梳理,他提出碳中和背景下的电能替代具有碳减排时间短,任务重等特点,加快电能替代是解决“碳中和”问题的治本之策。至2013年我国电能替代已取得长足发展,应用拓展至各行各业的多个细分领域。其次,王兆华提出在电能替代的综合评估模型中,“自上向下”“自下向上”的耦合模型是目前的学术前沿,具体使用此类模型时需考虑算法类型和研究方向是否适配,在分析问题时加以区分和结合。最后,在进行模型推演时发现,交通行业碳中和仅靠电气化政策难以实现,若要实现“碳中和”目标,需要提前规划布局。

7.png

  主题报告第二篇,由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学术院长毛基业教授以《数字化转型与可持续发展》为题进行分享。首先,毛基业从产品与服务、内部业务流程、组织结构、渠道与供应链整合、商业模式创新五个维度介绍了数字化转型,认为数字化转型是用新兴数字技术重构业务与组织,指出数字化转型的本质是一全联通、一切透明可视。然后,毛基业介绍了2015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包括17个目标169个具体行动。重点讲解目标4-提高教育水平、目标7-推广清洁能源、目标8-促进经济增长、目标9-促进工业化和创新、目标11-促进城市化和可持续城市以及目标12-促进可持续消费和生产。最后,毛基业通过友达光电转型的案例,从转型目标、转型效果两方面介绍了数字化转型推动可持续发展,并强调数字化转型可能会带来”降本增效带来的替代(解雇)员工效应”、“传感器和后台数据分析的广泛使用对员工隐私的侵害”、“加大工作和学习压力,不利于工作+生活平衡”等问题。

8.png

  主题报告第三篇,由南开大学商学院原副院长刘志远教授以《构建中国自主管理会计知识体系的一些思考》为题进行分享。首先,他就为什么要构建中国自主管理会计知识体系进行了阐述,并指出这既是政策的要求也是现实的需要。目前,管理会计人才应用体系建设取得巨大成效,但管理会计理论体系建设尚未取得突破性进展,成为制约我国管理会计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主要因素。随后,对管理会计知识体系的总体和具体特征进行了介绍,总体特征包含自主性与本土化、体系性与系统性、科学性,具体特征有世界眼光、中国意识、中国实践、中国特色、中国理论、中国学者、中国贡献、科学体系。最后,结合时代发展特点与管理会计知识体系构建发现,因数字化时代下管理重构和商业模式变化,管理会计的决策会计需要重构;由于组织结构的变化,管理会计的执行会计亟须改变;由于资源的变化,管理会计的重心需要改变。应结合国情打造中国式的自主管理会计知识体系。

9.png

  主题报告第四篇,由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原副校长张新民教授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财务特征》为题进行分享。张新民首先对资产负债表进行了讲解,讲述了如何通过母公司报表和合并报表来看企业的经营战略和投资战略,并介绍了如何通过经营资产的盈利能力、非经营资产的盈利能力来判断战略执行的结果。同时指出股东入资、有期负债融资、企业经营负债、企业利润积累是引资战略的四大动力,其中企业经营负债和企业利润积累为根本动力。接着,他通过格力与美的的案例讲解了营业收入结构与企业战略、营业利润结构与企业战略,同时从自由现金流、筹资决策两方面介绍了现金流量表。最后,张新民从资产与战略、资本结构与治理、营业收入结构与营业利润结构、资产结构与营业利润结构、现金流量结构等五个维度总结了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财务特征。

10.png

  第三单元 平行论坛

  24日下午,大会进入分论坛研讨环节,该环节共设置九个分论坛,包括ESG表现与企业可持续发展、企业生态责任与绿色发展、数字化转型与数字平台治理、战略管理与中国特色创新、组织行为与数字营销、会计信息与企业价值、ESG表现与资本市场、宏观政策与企业财务行为、数字化转型与财务治理。

  分论坛一 ESG表现与企业可持续发展

  分论坛一主持人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王凯副教授,总点评人为《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副编审陈星星,中央财经大学霍达教授。参会学者包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张晗、中国人民大学王晨宇、复旦大学林雪颖、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陈瑾宇、贵州财经大学林宇豪、上海大学朱四伟、中央民族大学翟晨晨。

11.png

  分论坛一分享文章共7篇,包括:《党组织建设的共同富裕效应——基于企业内部收入不平等的视角》《企业ESG与共享价值创造——基于第一创业ESG战略的案例研究》《国有企业低碳发展与低碳价值创造机制——基于资源编排理论的纵向单案例研究》《真诚还是伪装?异质性环境规制对高污染企业环保行为解耦的影响》《ESG表现与企业韧性:效应与机制》《数字技术创新对企业ESG绩效的影响:基于最优区分理论视角》《数字基础设施和企业ESG表现---基于“宽带中国”准自然实验》。

  分论坛二 企业生态责任与绿色发展

  分论坛二主持人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伞子瑶讲师,总点评人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科研处杂志总社范合君社长,北京理工大学刘宁悦副教授。参会学者包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吴鑫玉、福州大学徐泽林、甘肃政法大学杨齐、中国人民大学孙才惠、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耿小雨、山东工商学院刘克敏惠、上海外国语大学王周元晔。

12.png

  分论坛二分享文章共7篇,包括:《企业气候风险感知与绿色低碳转型》、《漠不关心还是孜孜以求?企业绿色创新的机构股东视角》《低碳城市试点对绿色创业的影响—来自准自然实验的经验证据》《政府参与外部绿色供应链整合的有效性研究——来自供应商绿色创新的经验证据》《重新思考环境规制的绿色创新效应——基于创新效率的视角》《重污染企业如何实现高水平环境响应——基于NCA与动态fsQCA的分析》《离环境社会组织越近的企业越“绿”吗?》。

  分论坛三 数字化转型与数字平台治理

  分论坛三主持人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梁晗,总点评人为《中国工业经济》编辑部主任王燕梅、北京邮电大学严子淳副教授。参会学者包括山东大学周昕怡;浙江工商大学杨平泊、牟赛雅、杨洋;青岛理工大学徐海卿;浙江大学刘一蕙;中国科学院大学万姿显。

13.png

  分论坛三分享文章共7篇,包括:《数字化转型如何推动即兴能力构建?——基于两家创新型制造企业的对比研究》《初创平台企业如何构建平台生态系统——基于信任构建的纵向案例研究》《制造企业如何配置数字资源实现数字化转型——基于制度逻辑理论的案例研究》《动态能力视角下数字创新生态系统治理体系研究——基于潍柴集团的纵向案例研究》《价值链活动中的数字技术应用如何影响国际市场绩效? ——基于组织信息处理理论的研究》《领先企业孵化数字平台的“蓄能”过程研究:“利用悖论驾驭悖论”的视角》《基于“资源—行动”组态模型的企业数字化转型驱动因素与路径研究》。

  分论坛四 战略管理与中国特色创新

  分论坛四主持人为《管理世界》编辑部耿蕊,总点评人为浙江工商大学孙元教授、中国科学院大学张思副教授。参会学者包括中国海洋大学彭涛、天津财经大学宫月晨、浙江大学张涵茹、中央财经大学李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苏萌萌、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张帅、四川大学杨草园。

14.png

  分论坛四分享文章共7篇,包括《注册制改革与中小企业创新:实质性创新还是策略性创新》《制度脆弱情境下海外商业生态系统构建及其演变机制研究——以中国基础设施企业为例》《平台结网如何推动价值共创?基于海尔开放创新平台的探索性案例研究》《制裁冲击与企业风险:基于美国对华单边管制清单的研究》《资源重构视角下中国企业海外制裁应对机制研究——基于被制裁企业的多案例分析》《同舟共济:“政府—市场”如何协同推动边疆地区新兴业态成长?——新疆直播电商的案例研究》《大国重器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创新边界演化机制——基于东方电气集团G重型燃气轮机纵向单案例研究》。

  分论坛五 组织行为与数字营销

  分论坛五主持人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李丽源讲师,总点评人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编辑部主任姚望春和中国人民大学刘鑫副教授,参会学者还包括河北工业大学党莉莉、中共北京市委党校葛明磊、浙江大学董久钰、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梁渊、复旦大学王天然、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彭广茜。

15.png

  分论坛五分享文章共五篇,包括:《历经苦难便勇担责任?CEO童年灾难经历对企业ESG的影响》《悖论式冲突、认知框架与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基于意义建构过程的多案例研究》《算法技术悖论认知与消费者的应对策略——基于多源文本数据和压力应对理论视角的扎根研究》《电商直播情境下消费者幸福感的概念化与量表开发——基于享乐性和实现性幸福感相融合的视角》《印象管理中企业和企业家的叙事策略——以“孟晚舟事件”为例》。

  分论坛六  会计信息与企业价值

  分论坛六主持人、总点评人为《管理世界》杂志社编辑韩彬副研究员,参会学者包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林乐、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刘奥、武汉大学林晚发、李厚渊、北京外国语大学牛煜皓、厦门国际会计学院翁若宇、南京农业大学杨小伟等。

16.png

  分论坛六分享文章共七篇,包括:《投资者的前瞻性关注会影响管理层短视行为吗——来自业绩说明会的证据》《财政透明的绿色创新效应研究——来自中国 A 股上市公司 的证据》《多模态会计信息与投资者关注:增量信息和视觉显著——来自上市公司官方微博的证据》《AAA专业担保机构成立、担保层级互补与债市扩容发展——来自城投债发行的证据》《政府监管与企业劳动收入份额——基于证监会随机抽查的准自然实验》《企业“表里不一”与创新折损:内外部社会责任差异的视角》《营商环境与供应链稳定性》。

  分论坛七  ESG 表现与资本市场

  分论坛七主持人、总点评人为《改革》杂志社执行总编辑文丰安教授,参会学者包括中央民族大学闫竹、上海纽约大学汪先珍、上海商学院顾晨、山东财经大学赵宏阳、西安交通大学景奎、刘浩东、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赵懿清等。

17.png

  分论坛七分享文章共七篇,包括:《激励还是压力:投资者“在线发声”与企业 ESG》《气候转型风险与企业绿色创新》《A股投资者关心气候风险吗?——来自期权市场的证据》《信息供给抑或信息消融:基于资本市场定价效率视角的ESG评级分歧信息内涵研究》《绿色供应链管理推动供应链的可持续发展——基于绿色供应链管理示范企业的准自然实验》《产权异质性视角下国有企业分类改革政策治理ESG脱耦研究》《ESG表现与企业破产风险》。

  分论坛八  宏观政策与企业财务行为

  分论坛八的主持人、总点评人为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编审靳毓,参会学者包括中央财经大学毕英睿、辽宁大学姜智鑫、西南财经大学唐美琳、东南大学潘健平、中国人民大学王慧、中央财经大学江轩宇、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宋增禄等。

18.png

  分论坛八分享文章共六篇,包括:《构建以人民为中心的中国特色公司治理体系》《市场一体化与企业异地创新合作——基于城市群发展规划的实证研究》《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的高质量发展新生态——基于注册制改革对企业ESG发展的溢出效应研究》《生态法治引领下的企业ESG表现——来自中国中级环保法庭设立的经验证据》《“放管服”改革落地的实体经济效应:来自央地政策文件的证据》《绿色金融对企业碳排放的影响研究——来自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证据》。

  分论坛九  数字化转型与财务治理

  分论坛九主持人、总点评人为《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编辑李振新,参会学者还包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王愉靖、中南大学史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武瑛、广州大学孙锐、西安交通大学席梦圆、清华大学经菠、中央民族大学彭凯。

19.png

  分论坛九分享文章共七篇,包括:《公共数据开放会降低民间借贷风险吗?——基于裁判文书的微观证据》《“携手共进”抑或“背道而驰”?数字化转型错位与供应商财务风险》《数字化采购、供应商合作与市场绩效》《业绩落差持续时间、所有权性质与创新节奏》《企业数字化转型与破产风险》《独董大逃亡—个人责任加强和中国独董市场》《监督式学习效应:专业技术监管能够改善并购质量吗?——基于证监会发布并购商誉风险提示的准自然实验》。

 “中国青年管理学者论坛·工商管理论坛”旨在为中国青年管理学者搭建起氛围浓厚的高水准、高规格学术交流平台,切实推动中国工商管理研究发展,推动工商管理学为中国企业实践服务。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工商管理学科近年来一直秉承着“崇德尚能,经世济民”的校训,以学科发展为基础、人才培养为核心,不断提升科研育人功能。未来,工商管理学科将顺应新时代,坚持高质量、内涵式发展,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商科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