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生发展 - 就业创业

就业创业

张祖群参加“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国际研讨会”

一、会议情况
??? 旅游管理系张祖群老师923-25日参加在东南大学举行的“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国际研讨会”。本次研讨会系“中国?南京2006年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博览会”系列活动之一。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Chinese National Commission For UNESCO)主任、?教育部副部长章新胜致辞;江苏省文化厅厅长、南京市市长、南京市旅游局局长、东南大学副校长刘京南先生、东南大学人文学院党委书记张玉汉先生等先后致辞。来自6个国家(地区),国内13省(区)论文代表,以及南京明孝陵、中山陵风景区负责人等150人参加该会议。

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Chinese National Commission For UNESCO)主任、?教育部副部长章新胜作了《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与旅游》主题报告,他在报告中阐述:文化与自然遗产、以及非物质遗产是整个人类的精神财富。

文化遗产相对于其他类型的遗产或者旅游资源而言,具有脆弱性、稀缺性、意义极其重要性。文化遗产是各国历史文明,表明民族、国家自己省份与归属的重要表征。中国目前有34处世界自然遗产,其中一半以上属于文化遗产、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或者文化景观类型。

保护各国、各地区的文化遗产,有利于展示自己的地理与历史特色,有利于展示自己的经济特色,有利于了解增进不同国家人民的互相理解与友谊交往,有利于展示不同民族与不同国家的智慧。保护文化遗产涉及不同利益主体的矛盾,需要协调不同利益主体,达到一种平衡。如何保持文化遗产的永续利用,需要各个国家政府、各个国家的居民的共同努力。

WTO预测认为到2020年,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世界从信息时代过度到休闲时代。改革开放提高自己的命运,当今中国已经成为一种时尚,是一种大众化的消费,不是特权。2005年中国旅游总收入7686亿人民币,旅游总人次为12亿人次。旅游业已经是、并即将是中国大部分省市的支柱产业。WTO旅游收入在全球收入的比重,以及旅游就业人数占全球就业人数均在10%以上。

联合国教育与科学文化组织在文化遗产中负担的功能,面对人类出现的文化难题,?信息传玫领域的协调作用。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发展中国家,是否可以履行国际条约的承诺。要认真领会与学习、贯彻国际公约的精神。文化遗产永远是一个国家文明的载体。“东南大学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国际研讨会”是2006年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博览会系列活动之一。希望南京的本次2006年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博览会取得圆满成功。

东南大学副校长刘京南先生代表举办方东南大学致辞,东南大学系教育部直属,985工程与211工程重点院校,最早为两江师范学堂。100年以来,以理工为特色,多学科综合发展的全国著名大学。东南大学旅游系就是多学科融合的结果。东南大学的石陪楼校区为全国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东南大学旅游系目前已经发展为依托建筑历史与理论博士点招收文化遗产与旅游方向博士生、依托艺术学博士点招收文化遗产与艺术方向博士生,旅游系另有江苏省最早的旅游管理硕士点(下设4个研究方向)、旅游管理本科专业。东南大学旅游系的主要特色是文化遗产的旅游。

南京市副市长许中之致辞。南京喻为“六朝古都”、“十朝都会”,是中国历史上有2000多年建城史、450年建都史的世界级古都。南京市有世界文化遗产1项――明孝陵,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27处,国家、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00处。云锦正在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明城墙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多年来,南京市政府下大力气进行文化遗产的原真保护,旅游业取得可喜发展。仅政府颁布的物保护条例今10项;政府在4年内投入了文物保护经费接近40亿,取得极大的成果。会后将形成《(世界历史文化名城与文化交流)南京宣言》,对主国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将起到一定指导作用。

江苏省文化厅张建华厅长致辞并做了题为“文化遗产保护的时代性”拔高。中国5000年历史源远流长,是我们耐以生存与发展的民族的魂。春秋兴盛时期吴文化与中原文化的第一次交锋。即将出台《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江苏省古石刻、古民居保护条例》等,每1-2年修订一次省文物(文化遗产)图集,以登陆最新的文化遗产。

经济建设与文化遗产保护的矛盾日益尖锐,文化如何才能安全。文化遗产研究涉及新农村建设与古村落保护的矛盾,城市规划建设与城市古遗迹、古遗迹保护的矛盾等。江苏省针对文化遗产与旅游发展提出“魅力江苏、文化江苏”的口号。

除此之外,澳大利亚达尔文大学旅游学院院长Morag McGrath?做了《澳大利亚北区的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分析》大会报告。英国Michael Whitton先生做了题为《城市旅游以及在中国城市规划中的定位、作用》大会报告。马来西亚的Low Kok Thai?先生做了《文化遗产景区的信息化管理》大会报告。埃及驻华大使馆旅游事务参赞?Dr. Naser Abdel-Aal做了《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和谐共生机制》报告。南京大学旅游系主任周武忠博士也做了大会报告。

二、张祖群老师做的分会场报告

在第二会场,浙江大学鲁东明教授、博士导师做了题为《数字化技术促进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和谐共生》报告。国家精品课程《旅游规划与开发》主持人、教育部工商管理学科指导委员会委员马勇教授做了题为《文化遗产地旅游资源价值评估体系研究》的报告。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邹统钎教授、李飞硕士做了题为《古村落文化遗产旅游发展模式研究――以京西古村川底下为例》报告。中国台湾李常生博士做了题为《台湾苗栗旧铁道与客家庄文化结合发展旅游规划论述》报告。南京大学“旅游规划与研究”(自设二级博士点)博士点负责人张捷教授做了题为《景观意象导向型古镇遗产保护与可持续规划理论初步研究――以建设部历史文化名镇村保护规划编制技术导则>(草案)》报告。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余洁博士做了题为《自然文化遗产地控制旅游建设用地的补偿机制》报告。南京财经大学旅游系主任万绪才博士做了题为《南京市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研究》报告。在第二会场,张祖群老师的提交的论文《中国北方黄土地区文化遗产的景观复原个案探索――从“历史文化名村”到“大遗址”》经专家审阅,也获得一个做报告的机会。

张祖群老师的《中国北方黄土地区文化遗产的景观复原个案探索――从“历史文化名村”到“大遗址”》报告分5部分:

1中国北方黄土地区的地理范围与国际研究意义

广义的中国黄土地区指今海日月山以东,北京燕山、内蒙古阴山以南,青环渤海湾、冀鲁山地以西,秦岭淮河以北,包括今北京(中南部)、天津、河北、陕西(中北部)、山西、河南(中北部)、甘肃(东中部)的大部分地区。该地区是我国早期文明的主要孳生地区,其古村落、历史村镇、大遗址乃至历史文化名城也是记录我国北方乃至东北亚地区环境变迁的活载物。

国家文物局正在调查即将公布中国历史文化名村(镇)第三批,在已经公布的第12批国家历史文化名村名单中筛选了属于黄土地区范围的19处。中国的103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市,34处中国世界遗产大约有1/3-1/2位于广义的中国黄土地区。

中国黄土序列的古环境研究之父”?刘东生老人完成了到现在为止,全球惟一完整的陆地沉积记录,使中国的黄土成为认识全球变化的一把钥匙;建立的黄土新风成说2003年度他因此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中国古代文明形成的考古学研究、地理研究,表明北方黄河流域(含汾、渭)、桑干河永定河流域、辽河流域等是最为重要的三个分区域。

新世纪中国历史地理学研究的重点领域(共7点)都与中国黄土地区相关:中华文明演进的地理信息系统建设?,高分辨率环境要素序列建立与时空特征分析?……历史时期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研究,华夏故土嬗变集成研究及其图谱编制,文化的区域差异问题研究(葛全胜,. 21世纪中国历史地理学发展的思考地理研究,2004,23(3):374384;葛全胜,.20世纪下半叶中国地理环境的巨大变化.地理研究,2005,24(3):345358

爨底下村的历史文化内涵:北京市门头沟区斋堂镇爨底下村作为京西山区古村落的典型代表,是国家文物局先后颁布的第1批国家历史文化名村之一,同时也是北方具有人口(移民)地理、文化(建筑文化)地理、商业地理典型意义的古村落人类家园,也是现代城市化、过度旅游化过程中保护与利用矛盾比较突出的乡村典型。因此,对古村落文化遗产价值认识是否充分,保护、利用的是否错位以及利益分配是否不均匀等,均影响对古村落的历史文化价值提取,遗产的原真性保护,乃至乡村、城市可持续发展。

2遗产保护的二维环境观与环境解说

给出历史文化名村个案的环境解说研究线路与人类家园的ERPT解说模式。当前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已经从传统的一维生态环境观上升到二维环境观(生态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已经进入遗产本体与历史环境双重重视的新阶段。从大环境的概念着手,可以实现遗产保护的可持续发展。

3大遗址景观复原案例:汉长安城的具体保护措施

大遗址环境保护的方法?有(1)覆盖保护方法:覆盖方法?、植被覆盖保护方法?、铺碎石方法、复原展示方法?、绿化标识方法?;(2)场馆保护方法;(3)技术保护方法:物理加固方法?、化学加固方法;土遗址保护材料多用PS,有机硅,PVAc,PVB?;(4)综合保护方法。并针对汉长安城进行乡村景观整饬、技术层面、社会文化层面具体探讨。

4大遗址内居民全部外迁是否符合其可持续发展?!

对于“大遗址内居民全部外迁是否符合其可持续发展?!”这个关键问题,文物保护学者从保持遗址的原真性角度伸手向政府要钱(债),主张居民全迁;部分当政者、部分城市规划学者等城市全局着手从维持原状,主张居民少迁或者不迁;政府的措施政策取向取决于一定时间内那种观点占主流!

各利益主体博弈的实质是:a?是否坚持文物价值第一、经济价值第二?!b?是否牺牲当代居民的暂时利益换取子孙后代的可持续利益?!c?到底应该牺牲当代居民的多大暂时利益来换取子孙后代的可持续利益?!

报告中,初步揭示了汉长安城遗址保护区居民经济生活与遗址保护相互制约的现状,对保护区PRED不协调的问题进行诊断、提出了其协调发展的5项对策,即土地适宜开发、动态保户、发展观光旅游业,建设遗产公园、进行有序移民等(具体参见本人《城市规划》06年第7期论文)。

5结论与讨论。

1)重新认识大遗址双重价值是进行遗产前期研究、遗产保护、遗产利用等的基础。

2)遗产本体景观、环境风貌景观双重保护是探索与认识中国黄土地区文化遗产的基点。

3)完善中国特色的《文物保护区规划技术规范》,可不断探索文化遗产保护的有效方法和理论。目前国家法规只有:02年版本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与00年版本的《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含案例阐释)》,在指导上有一定局限性,需要进一步借鉴与完善相应国内外理论。

4)应以人为本,寻求保护措施的可操作性和有效性,在学术层面与操作管理层面达到一种平衡,特别在政策管理上应该加大力度。《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中(二十八)编纂出版文化典籍”“(二十九)发挥重要节庆和习俗的积极作用”“(三十)重视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和传统经典、技艺的传承”“(三十二)加强重要文化遗产保护,提到加强世界文化遗产、大遗址、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和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管理,其中重点编制100处重要大遗址总体保护规划,汉长安城排名第一(2006914日《人民日报》101112版)。当前,最为重要的是不仅仅制定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与政策,而是将这些理论与政策落实到实处,并完善之!在我们这一代要做的文化遗产的忠诚卫道士!

最后,张祖群老师以“历史(人文)地理学在中国遗产研究中必大有用武之地!历史(人文)地理学可为人类东方文化遗存之延续发挥更大的作用!”而结束自己的演讲。张祖群老师的整个报告充满激情,博得在座的诸位教授、同学的热烈鼓掌与一致好评。

三、与会议相关的活动

会议的第2天、第三天上午,“2006年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博览会”会务组邀请参会老师观看了南京世界名城夜焰表演、考察了云锦“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基地、观看了南京国际龙舟大赛等。

会议三天当中,张祖群老师利用空闲时间(午休、晚上),穿梭于南京的东郊与市中心,独自徒步到“南京1912”历史街区、国民政府总统府、世界文化遗产“明孝陵”以及秦淮河――夫子庙、莫愁湖公园等实地考察,拍摄了150余幅照片,以便更加深刻理解南京历史文脉,补充自己的文化遗产与旅游管理知识,也便于自己的案例教学。

张祖群老师参加本次会议,圆满达到宣读、交流论文,拜会国内外遗产旅游学术名家,宣传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旅游管理系的目的,也充实了自己正在给学生开设的《文化遗产与旅游景观鉴赏》Black Board讲义。同时,张老师将自己在南京开会期间的《金陵怀古(1-3)》体会随想,纳入自己的博客日志之中。

(旅游管理系?927日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