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生发展 - 团学活动

团学活动

走进“和谐社区”建设的样板:什刹海社区服务中心

走进“和谐社区”建设的样板:什刹海社区服务中心

――记旅游管理系党支部主题党活动日

在不久前胜利闭幕的“十七大”上,我党确定把“构建和谐社会”作为未来工作的重点之一,而作为社会构成基础的社区,和谐社会到底体现在哪些方面?如何才能实现和谐的目标?带着这些问题,1121日下午,旅游管理系党支部组织全体教师党员、部分研究生和本科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走进了什刹海社区服务中心和社区教育学校,亲身体验了和谐社会构建的成果。

什刹海社区地理位置特殊,历史悠久,在十万常住人口中,老人占了将近20%。为了解决社区内老年人的赡养、落实低保户的生活保障问题,什刹海街道办事处设立了社区服务中心,该中心集管理职能、规范职能、服务职能、建设职能于一身,把政府职能没有办法解决的具体操作问题、企业行为没有办法坚持下去的公益项目交给社区服务中心来办。社区服务中心下设服务部、管理部、财务部、办公室四个职能部门,为社区居民提供便利的生活服务、解决生活中的具体问题。

具体来讲,社区服务中心最重要的服务功能之一就是为社区内需要帮助的老人及特困群体提供生活帮助,社区服务中心对老年人的服务打破了传统的机构养老模式,而是采取居家养老的办法。为使老人能真正做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社区服务中心成立了居家养老配餐中心,为60岁以上的老人提供免费送餐服务,用餐标准仅为4――8元,冬夏照常,风雨无阻。为老人送餐的服务人员同时又是联络员和信息员,随时帮助老人联系解决临时出现的问题和各种生活困难,帮助老人家庭提供安全、维护、医疗救助的服务。

为解决下岗职工再就业和特困群体的生活,社区就近安排了不少的车摊、鞋摊、人力三轮车的社区服务项目,这些项目一是解决社区居民生活中细节问题,二是创造再就业的机会,改变过去单靠救助的模式,让这些“弱势群体”真正通过自己辛勤的劳动所得摆脱贫困,走向“小康”生活。

社区教育学校占地面积1847.2平方米,建筑面积2020.75平方米,分为地上地下两部分。地上部分为仿古两进围合式四合院,面积904.54平方米,地下部分1116.21平方米。社区教育学校拥有数字影院、数字网络服务系统、影音编辑系统先进的教育教学设备。在学校中设置有多功能培训教室、电脑培训教室、图书阅览室、工艺制作室、创新工作室、跳操房等,可为社区居民提供多形式、多层次的教育培训。像图书阅览室,包括盲文图书阅读(社区中有一个很人性化的体现是在电梯中特意安置了扶杆和盲文,为残疾人提供便利),棋牌室,音乐录音室,健身房,军嫂之家,社区卫生服务站等等非常为日常居民所需的服务,这些服务项目基本上是免费的,资金来源大部分为政府补助,还有社区所创办的旅游公司利润中提取。

社区教育学校教育活动的形式应是多种多样的,包括听教师讲课、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文体活动、知识竞赛、交流恳谈、技能比赛等。课程内容包括各种技能培训、国内外大事、社会公德、法律知识、家庭教育、计划生育、环境保护、健康知识、治安防范、科普常识等。社区教育学校以自愿参加为原则,对社区居民开展文明教育、技能培训活动,寓思想政治工作于各种活动之中。什刹海街道充分发挥社区教育学校的骨干和基地作用,结合什刹海街道地区特点和特色,将街道社区教育学校建设成为一个多功能的为社区居民提供教育服务的平台。

最后,社区服务中心的陈主任总结说:“居民需要的,就是我们要做的。”这恰恰也体现了我党为人服务的精神,以及“人本、人文、人和”这什刹海社区服务中心坚持的三大理念――以公益性、福利性为主,采取多样化经营的原则,全方位为什刹海地区居民提供优质服务,围绕居民需求,全面提升社区居民生活质量。

所有这些工作的具体落实,实实在在地为该地区和谐社区建设打下了基础,体现了政府部门基层单位为民服务执政理念的转变和成果。从中我们看到了建设和谐社会的远景,用事实和体验加深了对十七大报告建设和谐社会重大意义的理解。在系主任蔡红副教授的倡议下,旅游管理系党支部与什刹海社区服务中心原则上达成了一项协议――双方开展在社区服务和社区建设方面进行深度合作,旅游管理系将不定期派遣入党积极分子、预备党员和正式党员,到什刹海社区提供“义工”服务,进一步强化广大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对于和谐社会构建的体验,为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和对学生党员开展“鲜活的”思想教育探索了新的道路。

 

1 什刹海社区服务中心陈主任向旅游管理系师生介绍社区学校

 

2 参加此次和谐社区体验活动的旅游管理系师生合影

 

旅游管理系教工/学生党支部

2007-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