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9月14日晚,天津财经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师于立教授莅临我校,为工商管理学院师生进行了题为《中国模式之一二三四五》的讲座。讲座开始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校长王稼琼教授会见了于立副校长,并与于立副校长进行了交流。工商管理学院院长戚聿东教授主持报告会。
于立教授首先从宏观谈起,介绍了中国经济发展现状及未来走势,具体就中国GDP及汇率变化及影响作了详细分析。随后,于教授提出了“五力模型”,与波特的“五力模型”不同,此“五力模型”包括经济基础、竞争动力、比较优势等五要素。具体的,“中国模型”的“五力”包括“小产权”、“农民工”、“小金库”、“双轨制”和“不折腾”。于教授讲到,其中,“小金库”是收入分配体系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来源,也有消极作用。于教授对此作了哲学解释,“五力”要素两两间和相互之间既可“相生”也可“相克”,而且多变,这符合“五行”之说和“易经”之理。他指出,这“五力”才是“中国模式”或中国经验的关键,它既符合市场经济普遍要求,又具有中国特色,其他国家很难学到。之后,于教授详细阐释了“一道”、“两线”、“三区”、“四分”、“五力”的分析方法,运用这些方法解释了日常经济管理的许多焦点问题,如国有企业的“二重性”,政府公务员的权与责,教育的性质与改革等难题将得以解决。
最后,于立教授回答了师生的提问。于教授的讲座不但使我们领略了经济学的广博,其中的哲学道理也使我们感到钦佩,整场报告让广大师生受益匪浅。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结束。
2010级研究生 张晴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