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档案
赵静静,女,中共党员,工商管理学院2022级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公司治理、ESG、公司金融,师从王凯教授。现任工商管理学院博士生第二党支部书记、2022级博士班团支书,曾任工商管理学院博士生第一党支部书记。在国际A1等期刊发表论文;主持校级课题1项、院级课题2项,参与校级课题2项,深度参与导师负责的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等5项;作为主要参与人出版著作1部;参加学术会议和论坛并多次荣获一、二、三等奖;曾荣获国家奖学金、研究生校长奖学金提名奖、一等学业奖学金(2次)以及校级“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和“社会贡献奖”等荣誉。
得遇良师 如沐春风
2022年5月27日,我荣幸地收到了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博士研究生拟录取通知。次日,我正式选择跟随王凯教授,开启读博之旅。自那时起,导师便悉心指导我,无论是分享如何读文献、处理内生性问题的视频以及各种科研资讯,还是在2022年6月1日收到导师送的“儿童节礼物”(关于理论与研究方法的4本书籍),亦或是在选题、框架、写作以及投稿等过程对我的详细指点,乃至是在完成工作过程中给予我的充分信任与肯定以及日常生活中的点拨和敲打,都让我有了更多的自信和勇气去做好科研工作。当我焦虑迷茫时,导师告诉我:“焦虑的对立面是具体,用尝试和实际行动打败‘科研焦虑’,做好眼下的事情,干就对了”;当我怀疑自己时,他会鼓励我:“科研是个人化的,每个人的起点、资源、机遇和成长环境都不同,相信自己,做自己就好”;当我取得荣誉时,他又及时提醒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正是导师的谆谆教诲,让我在学术道路上变得更加自洽果敢,不断向前。得遇恩师,是命运的垂青,更是我此生莫大的幸运!
砥志研思 行稳致远
导师常常对我们说:“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他要求我们不断阅读顶级期刊文献,做好文献阅读笔记,在此过程中寻找科研灵感、培养批判性思维。无论是对论文的一次次修改,还是对细节的极度把控,导师对我的一系列科研训练让我敢于质疑、善于思考。我曾在导师的支持下多次参加国际和国内学术会议。在这个过程中,有过深深的挫败感,受到过降维打击,也启发过学术灵感,收获过有用的论文修改建议。它让我逐渐理解了与他人交流和合作的重要性,体会到做研究不能闭门造车,不能把自己圈起来,要敢于走出去,去倾听更多的声音,去接触更优秀的人。我也曾在导师的指点下参与了人生的第一个课题项目和著作撰写。这个经历让我意识到,其实有些事情并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难,自己远比自己想象的要优秀。因此,我们应该拒绝畏难情绪,抱着把它做好的心态,多思考、“干中学”就好了。
知己共筑 感恩同行
人生海海,感恩相遇。我衷心感谢一路走来遇到的老师、同学、挚友以及师门小伙伴。来到首经贸后,我深切感受到学院老师们的和蔼可亲、平易近人,并且切实为学生考虑。与学院老师在工作上的接触和学习让我真切地体会到“党员”这两个字不仅仅是勋章一样的头衔,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学生党员更应该奉献、实干、担当。学院老师对我工作上给予的肯定与包容以及生活上的指点与爱护,也让我倍感温暖。同时,我很幸运我的师门氛围十分温馨和谐,可爱有趣的师门小伙伴们不仅是我师门工作的合作者,科研学习的帮助者,更是日常生活的“开心果”。此外,我十分感恩身边的同学挚友作我的“树洞”,聆听我的喜怒哀乐;作我的“军师”,为我出谋划策;作我的“太阳”,给予我温暖与力量。正因为有你们,我才能更好地成长。
寄语
每个人的花期不同,保持自己的节奏,不必焦虑别人比你提前拥有的。爱自己,才是我们的终身课题;幸福,才是我们的终极目标。愿我们都能怀感恩心、念相助人、抱奋勇志,专注当下,笃定前行,静待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