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微信群里收到通知,为充分发挥榜样的力量,学院要对大家进行一个全面深入的学子报道。意外之余,更多的是感动。要说榜样,邱玉凤感触最深的只是比别人多了几分脚踏实地。
求学篇:The secret to success , go to the extra mile
“成功就是比别人多走额外一英里”,邱玉凤喜欢这句话,这也正是她一直相信的。额外一英里,也就是比别人多努力一点点,多付出一点点。
12岁那年,父亲送她去离家很远的学校念初中,在教学楼上看见在校门口父亲远去的背影,年少的她唯一的一个想法是,父亲不要自己了。她当时哭得跟泪人一样,好长一段时间,只要接到父亲的电话,她必泣不成声。
也就是从那时候起,她开始了至今长达10年寄宿制生活,也正是那些艰难的岁月,让她开始慢慢接受磨练、慢慢懂得坚强、慢慢学会独立。
她从不苛求自己做第一,但她一直相信,别人能做到的,自己也一定可以。一向被父母和亲人寄予厚望的邱玉凤,从来不敢在学业上有所倦怠。勤奋学习,让她多次获得人民奖学金、学习优秀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等殊荣。
工作篇:If you cannot do great things, do small things in a great way
大四,课业很少了,偶尔从学校像往常一样在校园里面穿行而过,会觉得时间过得实在太快,上次行走,还是初秋,这次路过,已是深冬。看着行色匆匆的学弟学妹们,不由心生感慨。
回想大学四年,她没有体会过担任某个部门部长风风火火,也没有体会过学生会主席的英姿飒爽。大二时一次偶然的机会,她担任了2013级物流管理班班级助理,大三时担任2014级物流管理班的班导生,说起来与物流管理也是有缘。跟两届学弟学妹一起成长,好像自己重新上了一次大学。在每一次班会、出游、聚会中,邱玉凤都觉得自己见证了他们成长的点点滴滴,也从他们身上学会了乐观、学会了感恩。
脚踏实地,注重细节,这正是她在工作中一贯奉行的态度。她很感谢这两段担任学生干部的经历,让自己从沉默寡语变得开朗大方,从心浮气躁变得沉着冷静,从拖延症晚期到慢慢学会时间管理。
保研篇:Chance favors only the prepared mind
大三下的暑假,四个姑娘——三个准备保研、一个准备考研,组成了一个号称“四人帮”的小集体。慎思西侧一进门第一个教室,是四人帮共同的记忆。
四个姑娘,每天坐在安静的教室看点书;走在幽静的小路上聊点小心情;坐在食堂的饭桌上偷瞄篮球队队员;困了趴在桌子上小憩一会儿;饿了掏出包里的零食分着吃;难过了说出来大家彼此安慰;懈怠了大家彼此加油打气。那些日子,对于邱玉凤来说,还没离开,就开始怀念。
对一个企业的生存来说,必须要有核心竞争力,同样,她认为,对每个人来说,也必须建立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才能不那容易被替代。
她喜欢语言,也相信自己有能力学好语言。于是,那段时间,她任性地“逼”着四人帮用英语交流,那些地铁里、校园里的人们听见她们四个“疯子”一口蹩脚的英语时诧异的眼神,她终生难忘。
后来,在学院保研面试中,她是唯一一个用英文自我介绍的,在去北京交通大学的面试中,也因为较好的口语给自己加了不少分,最终在小组面试成员中成绩突出,成功拿到了北交经管学院的offer。
机会总是垂青于那些有准备的人,当然,也还需要一丝丝好运。
评价篇:A brave girl who can always be myself
她一直认为,最不了解自己的人其实就是自己,人生便是一段不断发现自己、认识自己的路程。于是,下面附上从朋友处征集来的对邱玉凤的评价:
对待事情有自己明确的观点,有态度,不流俗。自己认准的事情,做起来有一股拼劲儿,想做就做,给人潇洒的感觉。
——王雪晴
她的世界,充满挑战与刺激;她的生活,上演激情与豪迈;与她为伴,总会给予我们无尽乐趣和奋斗动力。感谢与她相遇,让我们一起携手拼搏,打造更精彩的人生,也相信和期待她的未来会无限光明,我们眼中的凤姐是最棒的!
——张茹茹
她积极进取,热爱学习,看事情客观全面,勤于思考,对很多事情都有自己的见解,是大家心中最优秀的“凤姐”;她办事能力强,学习效率高,善于向身边的人学习,也善于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学习,是大家心中最学霸的“凤姐”;她乐观开朗,热情奔放,乐于助人,热心公益,关心同学,是大家心中最亲切的“凤姐”。
—— 杜娟
事业型女强人,绝对不能当女人用,你不需要依靠别人,我是说有别人锦上添花,没别人你也能过下去。会自负,总的还行,偶尔有点过头,不知道你自不自卑,反正我看见的好多特别自负的人都是因为有其他自卑的地方,你自负不重就无所谓了。
——盛涵
勤奋刻苦、勇于挑战、善于学习,但偶尔也有点小自负,这就是别人眼中的“凤姐”。梦想只有相信才会存在,未来的路还那么长,且行且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