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际A刊发表文章的博士生
去年十月,2016级工商管理学院企业管理博士研究生刘想着实“火了”一把,他以第一作者身份投稿的学术论文《公司治理,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与中国企业的价值》在国际国际知名期刊《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清洁生产杂志)上刊登发表。这是工商学院学生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国际A类期刊发表的首篇SCI论文。
(此图片来源于网络)
一场讲座与导师结缘
说起发表论文的故事,还得从他读博开始。刘想读博的念头来源于一场学术讲座。2015年,刘想还是安徽财经的一名硕士生,恰逢我校高闯教授受邀在“经济新常态与管理新趋势”论坛上讲座。刘想一下子就被高闯老师“迷”住了,“高老师的讲座深入浅出,展示了什么是大家风范。”刘想说,就在那时,他第一次感受到了学术的魅力,也是这个契机使他下定决心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了高老师的博士生。“高老师会主动让我们去参加学术会议,给我们平台与资源,让我们不仅能从导师这里汲取知识,更能让我们以更广的视野看待学术问题。”在高老师的帮助下,刘想找到了研究方向,开始了《公司治理,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与中国企业的价值》项目的研究。
历经一年 酝酿成稿
回忆起自己写作论文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选题和立意都需要反复斟酌调整,特别是论文中所需的数据最是令人头疼的问题,
刘想的研究结合“大数据”的时代背景,需要运用我国近年来重污染产业上市企业的有关数据进行实证检验,从而考察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和企业价值的内在关系。为此,刘想和他的小伙伴深入河南当地的环保公司、生物制药企业和重污染企业进行实地采访调查。
因为研究所需数据大多是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排放情况、减排措施、企业自评等资料,这些都是企业的重要数据,所以,在采访之前,刘想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每去一家企业之前都要准备将近一周的时间,收集企业基本情况,进行前期沟通协调,虽然这不是我第一次做调研,但却是第一次这么深入、细致地到生产一线去采集数据,在这个过程中,我也学习到了很多研究之外的东西,比如怎么和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等。”调研期间,刘想共走访了10余家企业,准备、收集资料十多万字,扎扎实实的调研,为论文撰写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两次大改 论文终于被刊发
一篇论文的成功发表可谓是困难重重,在刊发之前,刘想的论文还经历了数次修改。刘想说:“投稿之后,评委给我的论文提出了很多修改意见,最主要的是两次大改。”
第一次是评委提出论文研究应该紧跟学科前沿趋势,运用“大数据”进行研究论证,同时期刊本身对“自引”数量有一定要求,文章需要增加“自引”文献。第二次是进行英文润色,刘想说:“英文毕竟不是我们的母语,所以第一次写出的文章语言不能让评委满意,甚至很大一部分都要修改重写,所以不能着急,要一步一步来。”两次大改,每次都是将近一个月时间。“这一路走来,并不是什么支持着我,而是我觉得这条路适合我,虽然科学研究的道路漫长又艰辛,但在书海遨游的感觉很棒。”刘想说。
因兴趣而热爱研究,因热爱而执着学术,刘想毕业后打算选择继续留在高校,只为遵从本心,在科研这条并不平坦的道路上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