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活动旨在依托 AI 人工智能技术,开启心理学类书籍的创新阅读体验,聚焦阅读心理学书籍对大学生身心健康与能力提升的积极影响,助力大学生在阅读中实现心理调适与自我提升。AI不仅为阅读提供全新方式,更成为深化理解、促进交流的伙伴,让心理学书籍阅读在 AI 赋能下迸发新活力。
一、活动对象
首经贸全体在校大学生,参赛者可以个人参赛,也可组队参赛,每个作品不得超过5位参赛选手和每校不超过1位指导教师。
二、活动形式
参赛学生运用AI工具对学校推荐或自己选择的心理学类书籍进行研读,在阅读助力心理调适、积极心理品质塑造、提升学习能力、促进科学研究等方面,分享自己的“AI共读”故事,总结展示AI在扩展自己对书中心理学知识的深度理解,反思自身心理状态方面的作用,以及自己在阅读过程中和AI互动的过程中心理的成长和变化。
本活动引导学生运用AI工具提升阅读心理学类书籍的感悟和收获,通过将阅读中或生活中的困惑、感受与AI进行对话,深化学生的认知,打破传统阅读的单向输入模式,在互动中,提升学生的自我觉察、心理调适能力以及行动力。形成“阅读-对话-实践-反思”的可持续心理自助模式,实现从“被动接受”到“主动管理”的转变。
三、活动要求
(一)作品要求
每组参赛队伍须提交一套作品,作品包括以下内容:
1份【报名表】扫描件(详见附件1)。
1份【AI对话集】:提交与AI进行的对话记录,完整呈现3轮以上深度互动内容。格式为“jpg”,像素大于300dpi。
1份【深度阅读笔记】:1000字以上,word版本,包含书中引发你思考、感受的核心理论,与AI互动后的自我觉察、情感流动、认知重构、行动转化等。
1份【心能转化视频总结】:对借助AI工具阅读书籍的心路历程进行呈现,例如“心理困惑→AI工具介入→认知重构→效能跃迁”的过程。请使用耳机或专业录音设备收声,确保音质、画面清晰。作品要求横版录制,格式为mp4,分辨率不低于1280*720,视频长宽比为16:9,时长不超过3分钟,大小不超过300M。
(二)其他要求
1.参赛作品严禁含有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内容,不得含有种族和宗教及身份歧视,不得污蔑民族传统文化、泄露国家或商业机密、侵犯他人隐私、污蔑或诽谤他人人格、歧视残疾人等内容。
2.参赛作品必须由参赛者本人或团队原创,参赛者应确认拥有作品的著作权,严禁剽窃、抄袭,一经发现取消参赛资格。如有引用,请提前联系原作者确认,并在作品内明确标出。主办方不承担包括(不限于)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著作权、商标权等纠纷而产生的法律责任,如出现上述纠纷,主办方保留取消其参赛资格及追回奖项的权利。关于剽窃、抄袭的具体界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及相关规定。
3.主办单位对参赛作品有收藏、展览、研究、出版及宣传权,不再另付稿酬。活动最终解释权归活动主办方所有。
四、材料提交
所有材料打包后以“学院+AI共读+作者姓名+作品名称”命名,于4月26日18:00前发送至邮箱:lvluohua115@126.com,邮件主题注明“学院+AI共读”。
五、评奖情况
优秀作品将在公众号上进行推送,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并颁发获奖证书,同时将认定第二课堂学分和综合素质测评加分。优秀班级将评出优秀组织奖并给予班级建设经费奖励。
参与活动获得校级或市级奖项的,本科生可以获得第二课堂加分和综合素质测评加分等;研究生可以获得社会实践得分并计入竞赛获奖得分。
六、联系方式
联系人:付老师
联系电话:83952196
工商管理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
2025年4月19日
相关附件: